【科普】如何正确面对“药物的副作用”
经常会有患者朋友问:“这个药有没有副作用啊?”“我吃了会不会原来的病没治好又得了其他的病啊?”诸如类似的问题很多,所以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药物副作用的那些事。
其实呢,所谓药物副作用,从医学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情形。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呢,我先介绍下相关科普知识。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分为: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变态反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等。但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
说白了,就是我吃了这个药,在治疗我本身需要治疗的症状过程中,除了治疗原发病以外,这个药给我的身体带来一些原本我没有的、并且是我不需要的、甚至是让我身体不舒服的一些额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我感觉不到,有可能有症状我感觉的到,更有甚者会让我不舒服,这些反应呢,我们就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
继续科普,那么我们还可以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类,可将其分为与药物剂量有关(A型反应)和与药物剂量无关(B型反应)。
A.量变型异常: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加重。一般可以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例如,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不良反应就属于A型不良反应。
B.质变型异常:与药物剂量无关,分为药物异常性与病人异常性两种,顾名思义:药物异常性包括药物本身有效成分的降解产物、杂质、添加剂、赋形剂、等所引起的异常作用。药物的过敏反应、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也属于这种。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难以预测。而病人异常性包括高敏性体质、特异性遗传体质,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
所以可见,药物副作用(side effect)只是药物不良反应中那个最轻的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
其实“药物副作用”这个词有点被妖魔化了,大家都闻之色变,我们需要更加客观的去认识它。简单说一句话,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轻重差别而已,还有就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药物的服用时间长短、剂量大小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其实任何东西都是一样的,啥东西还能没个副作用?买个汽车代步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需要另外买汽油买保险增加花销,每天上路担心别人剐蹭我,担心交通安全,早晚上下班堵车弄的人心烦意乱,汽车尾气加重空气污染,仔细想想这些都是我们拥有了汽车以后,给我们带来的原本没有的消费和影响,这就是买车以后的不良反应。那叔叔阿姨们,咱们可不会因为这些就不买汽车了吧?为什么呢?因为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帮助会远远大于这些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所以也是一样,使用药物治疗,我们就要好好的评估药物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和不良影响。
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工作,贯穿于药品研发到上市的所有阶段,中间进行了极其复杂、严谨、细致的试验,上市以后开展的IV期临床试验也在始终进行,临床医生会把临床观察到的结果逐一统计上报,并且针对于个人也在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评估患者适不适合使用该药物。所以,在医生开具药品之前,其实已经判定使用该药物的获益要远远大于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但是对于某些药物,因为个人体质的差异,其不良反应程度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医生还要进行仔细的评估,通过临床判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总体来说,绝大部分药物都是安全的,不良反应都是可控的,少部分药物因为其治疗窗比较小,或是不良反应较大,这些药物也都是被临床医生所熟知的,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评估始终在进行,如果医生发现异常,也会及时的终止,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我们还是要客观科学的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您的主管医生进行交流,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解决。
责任编辑部门:医院办公室
上一篇: 【科普】 关注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
下一篇: 【科普】关于消化道出血,您需要了解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