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脱轨之谜-术后谵妄
“医生,我父亲昨天下手术时好好的,今天怎么就胡言乱语了?”、“医生,我妈妈平常性格挺好的,怎么现在变得暴躁,时不时说有人害她?”、“医生,我听见你们房顶上有小猫一直盯着我看,有人哭,您去看看。”等等莫名其妙的情形。这是“术后谵妄”的表现。什么是术后谵妄?它为什么会发生?又该如何应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术后谵妄: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内的患者中较为多见。
一、定义
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急性、波动性的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混乱、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障碍、幻觉、妄想等症状。通常发生在术后1~3天内,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这是一种可逆的状态,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二、症状
1. 意识混乱:患者可能对时间、地点、人物感到困惑。
2.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注意力,容易分心。
3.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
4. 幻觉或妄想:看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事物,或有错误的信念。
5. 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可能出现焦虑、激动或抑郁。
三、相关危险因素
1. 年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
2. 术前认知功能:已有认知障碍或痴呆的患者风险更高。
3. 手术类型:大型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骨科手术等外科手术。
4.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容易引发谵妄。
5. 术后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疼痛可能增加谵妄风险。
6. 药物: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物)可能诱发谵妄。
7. 感染和代谢紊乱: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导致谵妄。
四、预防与治疗
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识别高风险患者。
2. 优化麻醉和镇痛: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术后镇痛方案,避免过度使用镇静药物。
3.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安静、光线适宜,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4.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康复。
5.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来控制症状,但需谨慎使用。
五、预后
大多数术后谵妄是暂时性的,随着身体恢复和诱因的消除,症状会逐渐消失。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较长时间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长期的认知损害。
六、护理建议
1. 家属支持: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患者保持平静。
2. 监测病情: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谵妄。
术后谵妄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和影响。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术后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以便得到适当的处理。
- 标签: